联系电话: 400-004-1800
08.22
2025
万利鑫舆
发表于上海
保健品顶流冲击港股IPO:正品控股能否续写“隐形冠军”传奇?

日前,香港保健品市场迎来重磅消息——深耕保健及美容补充品领域十余年的正品控股有限公司(下称“正品控股”)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拟在香港主板上市。

这家以鹿相关保健产品起家、占据香港鹿类保健品市场近三成份额的企业,凭借年营收超1.3亿港元、毛利率超75%的业绩,成为继草姬集团后香港保健品行业又一冲刺资本市场的“顶流”。

然而,高光背后,客户集中度过高、毛利率下滑、自营门店扩张风险等隐忧,也让其IPO之路充满变数。

图片

多品牌矩阵构建

正品控股的故事始于2011年。彼时,创始人团队以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切入市场,瞄准香港消费者对传统滋补品的需求,推出首款自有品牌“正品”。凭借精准定位,该品牌迅速成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,2025财年贡献超51%的营收。但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——现任控股股东张运裕以2480万港元收购公司后,开启多品牌战略:

“炎痛消”:聚焦关节痛症领域,其外用止痛贴成为2024年万宁门店最畅销的五大关节产品之一;

“维再生”:主打复合配方,覆盖免疫力提升、抗氧化等新兴需求,2025财年收入占比跃升至16.5%;

“Profix”“日药堂”“Organicpharm”:分别切入益生菌、传统中药调理、天然有机营养品等细分赛道,形成覆盖全年龄层、全性别、全健康需求的品牌矩阵。

截至招股书披露,正品控股已拥有6个自有品牌及6个第三方品牌代理权,产品SKU超70个,涵盖营养补充、外用止痛、美容抗衰三大主线。这种“核心单品+细分延伸”的策略,使其在竞争激烈的香港保健品市场脱颖而出:2024年,公司以1.6%的市场占有率位列香港第七大本地供应商,但在鹿相关保健品领域,其市场份额高达29.4%,稳居第一。

业绩狂飙背后的隐忧

招股书显示,正品控股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73.6%,2025财年收入突破1.3亿港元,净利润达3626万港元。这一增长,既得益于2023年香港与内地通关后访港旅客激增带来的消费红利,也离不开公司对高毛利自有品牌的重点布局——2025财年,自有品牌收入占比达87%,贡献超71%的毛利。

然而,光鲜数据下,两大风险正悄然浮现。

客户集中度“畸高”:超七成收入依赖单一客户

正品控股采用“批发为主、零售为辅”的模式,其最大客户为香港零售巨头牛奶公司(旗下拥有万宁、7-11等品牌)。2023至2025财年,公司来自牛奶公司的收入占比分别达89.1%、76.7%和74.5%,贸易应收款项中超95%存在信贷集中风险。这种深度绑定虽能借助万宁的线下网络快速触达消费者,但一旦合作关系生变,或牛奶公司经营出现波动,公司现金流与盈利能力将遭受重创。

毛利率“三连降”:促销折扣与低毛利产品侵蚀利润

尽管正品控股毛利率仍维持在75%以上,但已从2023财年的81.6%逐年下滑至2025财年的75%。

图片图片

公司解释称,为提升销量,部分自有品牌加大了促销折扣力度,同时毛利率较低的第三方品牌产品收入占比提升(2025财年占比达12.4%)。此外,原材料成本上涨、包装物料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,也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。

两大战略方向布局

为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,正品控股计划以IPO募资为契机,加速布局两大战略方向:

香港自营门店:从“借船出海”到“自建港口”

目前,公司所有线下销售均通过万宁等第三方渠道完成,但拟于2025年9月在粉岭开设首家自营门店,并规划未来3年内建立40至50家门店的网络。这一举措既能直接触达消费者、提升品牌溢价,也可作为新品测试与用户教育的前沿阵地。然而,香港高昂的租金与人力成本、自营门店的运营管理经验欠缺,可能使其面临“开店容易盈利难”的挑战。

台湾市场:复制香港模式的“试验田”

正品控股计划将业务拓展至台湾,利用当地与香港相似的消费习惯与保健品监管环境,快速复制成功经验。但台湾市场已有健安喜(GNC)、康宝莱等国际品牌深耕多年,本地企业如大江生医亦占据一定份额,新品牌突围需在产品差异化与渠道渗透上突破。

行业变局下的机遇

尽管挑战重重,正品控股所处的赛道仍充满想象力。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,2024年香港保健及美容补充品市场规模达27亿港元,预计2029年将增至35.4亿港元,年复合增长率5.5%。其中,关节健康、免疫调节、美容抗衰三大需求方向与正品控股的产品布局高度契合:

老龄化红利:香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19年的19.8%升至2023年的23.1%,关节痛症、睡眠改善等需求持续增长;

“有感即复购”趋势:消费者更倾向选择能快速感知效果的产品,如即饮型NMN、便携软糖等形态,推动行业向“高技术门槛、高附加值”转型;

男性市场空白:当前香港保健品消费以女性为主,男性抗疲劳、健骨类产品供给不足,正品控股已规划人参、番茄红素等复配产品,有望成为新增长点。

结语

正品控股的IPO,既是对其过去十年深耕细分市场的认可,也是面向未来竞争的“军备竞赛”。

若能成功上市,其将获得资金与品牌势能的双重加持,加速自营门店与海外市场的布局;但若客户集中度、毛利率等问题未能有效改善,或自营门店扩张不及预期,即便登陆资本市场,也可能陷入“增长停滞”的困境。

对于这家从鹿产品起家的“隐形冠军”而言,IPO或许只是一个新的起点——如何在资本的助力下,平衡规模扩张与风险控制,在老龄化与健康消费升级的浪潮中持续领跑,将是其未来三年最关键的命题。
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