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电话: 400-004-1800
07.04
2024
万利鑫舆
发表于上海
浙江夫妇开网红餐馆年入35亿,第四次冲击IPO

近日,有消息称网红餐厅鼻祖——绿茶餐厅又一次站在了港交所门外,再度递交了上市申请。这已经是不到4年的时间里,这家浙江夫妇开的餐馆第四次冲刺IPO了。

数据显示,去年收入超35亿元,净赚接近3个亿,与上一年相比有大幅提升。这次它能否如愿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?

创始与发展

绿茶餐饮创建于2008年,坐落于杭州西子湖畔,老板是一对老板是浙江夫妇,其定位和发展轨迹都与创始人息息相关。

作为初代网红餐厅,绿茶餐厅凭借独特的装修风格和菜品设计,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。在许多80后、90后的记忆中,绿茶餐厅是那个时代排队等候的标志性品牌之一。

创始人之一的王勤松,是土生土长的浙江绍兴人,持有薄利多销的理念,又带有些浙商群体的共性;加之早年学过厨艺,后来做过外贸和煤炭生意,还去德国经过商,这些经历,都在不断加深他对“性价比”的认知。

早年接受采访时,他表示:“性价比的企业能够做大做强。”为了佐证性价比的重要性,他还列举了优衣库、沃尔玛等案例。

另一位创始人路长梅,是王勤松的妻子。她出生于吉林农村,父母一个是渔民,一个是农民。24岁那年,她意识到自己没法“靠跳舞成为下一个杨丽萍”,路长梅转行开始创业。

一次公开演讲中,她将自己的过往总结为“放了10年的鹅,跳了10年的舞,然后经了10年的商”。

她认为:“一个有钱的人,不会因为餐厅便宜而不来吃饭,反而是没钱的人,往往不会到很高级的地方吃饭”。她想象中的绿茶餐厅,是一个能够让所有人吃到各地美食的地方。

2004年,夫妻二人在杭州西湖边开了家青年旅馆,因为门口有一大片茶园,遂取名“绿茶”。在经营过程中,他们总结出几点经验,融合菜最能调和众口、菜品价格得亲民、用餐环境得好。直到今天,他们还秉承着这三条理念。

此外,绿茶集团在股权结构、管理架构上也是紧密围绕王勤松、路长梅夫妇二人展开的。截至IPO前,夫妇俩及二人分别实控的信托为绿茶集团的控股股东,合计持有65.8%的股份。在公司的高管团队中,3位执行董事均为王家人。其中,王勤松任董事长,路长梅的弟媳、现年37岁的于丽影任公司副总裁,王勤松的侄子、现年40岁的王佳伟任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。路长梅则是担任非执行董事,负责给公司运营管理提意见。

坎坷的上市之路

这家浙江夫妇创办的网红餐厅再次站在港交所门外,递交了第四次IPO申请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绿茶餐厅的年收入超过35亿元,净利润逼近3亿元,相比前一年显著增长。这一变化部分得益于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复苏,以及集团积极开设新店的策略,三年内净增180家门店,几乎等于之前13年开店总数的两倍。如今,绿茶餐厅能否成功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,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。

对于本次谋求上市,绿茶集团并未给出募资金额,但列明了四大资金用途:拓展餐厅网络、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、升级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、用作营运资金。

而至于绿茶为何执着于上市融资和开新店,原因也简单:这是公司为数不多的,试图突破发展瓶颈的法子。

业内普遍认为,绿茶餐厅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红餐厅,得益于其商业模式的创新。该餐厅通过降价让利,吸引消费者,同时消费者也相应出让一部分利益,即花时间在餐厅门口排队。这种快时尚餐饮模式一定程度上重构了消费者和餐厅之间的关系。此外,绿茶餐厅还抓住了国内购物中心大规模增长的红利,适时进入扩张期。

然而近年来,电商兴起导致实体商业地产的人流量减少,再加上商业地产本身越来越多,竞争加剧,不仅对绿茶餐厅的客流量造成直接影响,还进一步压缩了其利润空间。尽管门店数量大幅增加,但绿茶集团的平均单店接待人数仅微增0.31%,这表明当前推高营收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开店。

2021年3月,绿茶集团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,之后因为招股书失效,又于同年10月再度更新资料。2022年4月,绿茶集团第三次递交招股书,3天后通过聆讯,但之后招股书再度失效。直到2024年6月中旬,公司第四次提交上市申请。

业绩情况方面,招股书显示,2021年-2023年,绿茶餐厅营收分别实现22.93亿元、23.75亿元和35.89亿元;经调整利润分别为1.38亿元、0.25亿元、3.03亿元。其中,2023年绿茶餐厅营收、净利双双创下6年来新高。

门店规模方面,2023年,新开89家门店至360家,门店数量同比增长30.44%。截至2024年6月11日,绿茶餐厅共有382家门店。

同时,招股书显示,绿茶集团计划在2024年至2027年新开675家门店,试图通过大规模拓店实现营收的进一步增长。

此次IPO申请,绿茶集团计划募集资金用于拓展餐厅网络、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、升级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以及作为营运资金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绿茶集团希望通过标准化和规模化运营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
四冲IPO能否圆梦

作为早期的网红餐厅,绿茶餐厅也曾风靡一时,有过无数食客排队等候的场景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业内竞争愈发激烈,绿茶餐厅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,在过去的4年里,多次尝试IPO,均以失败告终。

这一次,绿茶餐厅再度冲刺上市,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支持,实现新的突破,获得更好的发展。多位餐饮从业者表示,绿茶能穿越周期做到现在,已经很不错了。

近年来,餐饮业的IPO之路在港交所可谓举步维艰,包括绿茶在内的多个品牌纷纷受挫。这一现象背后,反映的是市场饱和与增长瓶颈的问题与挑战。

简单来说,如今的餐饮市场早已过于拥挤,缺乏新的创意,老品牌们要想推陈出新、突出重围,难度较大。绿茶餐厅的发展历程,正是这一挑战的生动写照。尽管其在招股书中对扩张计划、财务数据等方面都有披露,但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和吸引力都在逐渐减弱。而投资者对餐饮行业的新鲜感也早已消退,他们更看重持续的增长潜力与创新能力。因此,老品牌想要在资本市场翻红,需要有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招,用创新和活力证明自己。

绿茶餐厅的问题,不在于它不够好,而在于它没有给资本市场一个令人信服的投资理由。绿茶餐厅面临的问题与挑战,也是当前整个餐饮行业的品牌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。这一次,绿茶餐厅能否冲击成功,顺利圆梦IPO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END